纯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。常用的浓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.3%,其密度为1.84g·cm-3,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.4mol·L-1。98.3%时,熔点:10℃;沸点:338℃。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,易溶于水,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。浓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,因此浓酸稀释时应该“酸入水,沿器壁,慢慢倒,不断搅”。
除了酸固有的化学性质外,浓酸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,与稀酸有很大差别,主要原因是浓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酸分子(酸分子亦可以进行自偶电离),这些酸分子使浓酸有很强的性质。
加强新工艺开发应用
目前,国外对改进酸工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,有多项成熟的工艺应用于酸生产,其主要有加拿大Cansolv工艺公司开发的在一转一吸装置后增设一套吸收系统,用二胺溶液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,然后通过加热汽提,解吸出纯净的二氧化,返回干燥塔循环使用,装置的较终二氧化排放浓度可低至50mg/m3;LockwoodGreenePetersen公司开发的SPANE工艺,意即接近于零排放的酸生产工艺,是将古老的塔式法与现代的接触法工艺相结合,装置的投资相当于标准两转两吸的93%,操作能耗相当于79%,酸生产商,尾气二氧化浓度为8.8mg/m3;印度工程咨询公司开发的尾气循环工艺,将一部分吸收塔排出的尾气送回二氧化转化器,代替空气作为冷激气,采用一转一吸工艺时,尾布均匀,其活性组分的主要晶相是C-Fe2O3,而采用其他方法生产的催化剂主要晶相是A-Fe2O3。据文献报道[4],不同晶相的Fe2O3还原后的催化剂,其一yang化碳变换反应的活化能不同,A-Fe2O3还原后的一yang化碳变换反应活化能约为108.8kJ/mo,l而C-Fe2O3还原后的一yang化碳变换反应活化能约为50.2kJ/mol,因此C-Fe2O3的活性明显**A-Fe2O3的活性。另外C-Fe2O3的晶格常数为8.33!,属于立方晶系结构,而还原后的催化剂Fe3O4晶格常数为8.39!,酸制造商,也属于立方晶系结构,酸,因此B113催化剂还原前后晶系和晶格常数变化很小,提高了催化剂使用强度,而A-Fe2O3属于立方晶系结构,晶格常数为5.414!,与还原后Fe3O4的晶系和晶格常数有较大的变化,故使用时易引起催化剂强度下降。
综上所述,B113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好、活性温区宽、机械强度高等特点,是一种节能型变换催化剂。3.2 蒸汽消耗低由于B113催化剂的反应活化性能低,本征活化能为70.53kJ/mo,l蒸汽的消耗低于同类催化剂水平。从运行统计数据看,去除由于原料气中氧含量和一yang化碳含量巨大波动造成蒸汽消耗增高的原因,汽气比仍小于0.6。
浓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,若实验时是不小心溅到皮肤或衣服上,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,不仅能减少浓酸在皮肤上停留的时间,还能稀释浓酸,减少其对人体的伤害,并且就算其溶于水会有热量放出,但是大量事实证明,冲洗时流水会带走热量,产生的热对人体几乎无影响(切记不可用布擦,因为浓酸有强脱水性,接触皮肤后会使之炭化,用布会擦就会擦掉皮肤组织。但若需在试卷上作答,则以课本内容为准),然后涂上3%~5%的碳酸溶液(切不可用等强碱)。严重的应立即送往医院。若实验时滴落在桌面上,则用布擦干即可。